![]() |
|
1.171.220.*** |
- 1樓 發表於2012-02-21 17:46
熱泵熱水器選購要領
前言
熱泵熱水器,注音要打(ㄌ一ㄡˊ),讀音念(ㄅㄥˋ),乍聽是新科技,初次聽說的人會以為是一種熱棒,可能導熱性比較好,又跟超導體科學聯想在一起。
熱泵這兩個字真的很彆嘴,講白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壓縮機(compressor)的一種,英文就是Heat Pump(熱幫浦),所以熱泵制熱原理,完全不是高科技。水泵(水幫浦),就是把水從A處搬到B處;熱泵這兩字也是相同的道理。是利用冷媒與壓縮機做瞬間大量熱量的搬移,A處的熱空氣搬到B處,同一時間A處變冷,B處變熱,由此進行採冷,採暖或製造熱水。
熱泵熱水器與電熱水器一樣都是使用電力,但取熱方式是截然不同,電熱水器是直接將電能轉為熱能,大約是95%的轉換效率,相對熱泵熱水器使用的電是給壓縮機運轉,利用冷媒液態變氣態相變的物理原理,瞬間吸(搬移)大量熱量,所吸(搬移)熱量是直接將電能轉為熱能的電熱水器3倍以上,冷氣空調標的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所指的倍數就是能源效率比值,所以同樣耗電量EER越高,表示吸(搬移)熱量的效率越好。
舉例來說,(1度電=1KW-小時=860Kcal)大部份冷氣空調EER值介於2.8~3.5之間,若EER 3.2表示壓縮機每小時用1度電可以吸(搬移)熱量為860Kcal X 3.2 =2752 Kcal , 2752 Kcal熱量搬到水裡,就等於是電能僅被老老實實直接轉換為熱能的3倍多,熱泵熱水器不需要電流利用高電阻線圈與水直接接觸,這也是熱泵熱水器安全與節能的道理,非常簡單易懂。有所不同的概念,熱泵熱水器是以COP值(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數表示,而熱泵熱水器更必須重視在不同環境溫度,所能提供的熱效率。在台灣,氣溫20℃以下就不會開冷氣機,但是熱泵熱水器不論在35℃高溫或5℃寒流,都必須正常運作,因此設備構造要求絕對比冷氣機高。事實上目前2011年為止,最新款熱泵熱水器技術已不需電熱輔助,在製熱水時所產生的副產物-冷空氣,也能有效率掌握,達到空調的標準。
目前在台灣熱泵熱水器依然屬於一般消費者幾乎完全陌生的家電,但其實在許多商業場所,包括飯店,MOTEL,高爾夫球場,SPA館等,原本耗能且高溫危險之鍋爐機房,如傳統燃油鍋爐、燃氣鍋爐、大型電熱鍋爐,這幾年已陸續汰換成熱泵設備,新建之精品旅館業主,更是因節能環保的意識普及,必將空調機組與熱泵搭配使用,不但安全,環保,而且把必須的採熱採冷兩種高額費用,有效控制成一項費用。
簡言之,就是冷氣壓縮機所排放到出戶外的大量熱能,透過像汽車的水箱的熱交換器系統,乾淨的搬到水中,成為可利用的民生用水,傳統鍋爐成為備用系統或是完全不考慮使用,當然早期使用熱泵製民生用水,還是必須克服許多問題,而這些年來,商業運轉所產生的問題一一克服後,目前2011年小型熱泵熱水設備的技術,可以說是完全成熟,價格也就應該大眾化。
傳統空調技術已經運用將近百年,現代電子自動化及數位化控制技術更是穩定,所以熱泵熱水器根本是可以信任的傳統技術,只是壓縮機有不同用途的區別,主要區別在於運轉壓力。因此冷氣空調、冷藏、冷凍與熱泵熱水器,壓縮機與冷媒是有不同的,而要達到同時有熱水與可使用的空調效果,更是要求條件甚嚴,絕非簡單到想像成現有冷氣機改一改就是熱泵熱水器。雖然原理一樣,但是熱泵熱水器規劃模式就不能以空調的方式,否則問題都會在寒流期間發生,這也就是熱泵熱水系統先進早年經營頭破血流換來的經驗。
熱泵熱水器節能節費效益在此不必多言,因為網路隨便搜尋都可以找到,熱水器重點是要能通過寒流時的考驗,主機功率不夠,儲水桶儲備量不足,皆可能造成使用問題。另外,家用電器講求簡單實用,太複雜,故障率必然增加。民生用水不必溫度太高,水溫要會燙,但不可以燙傷,55℃以上水垢(鈣化物)就會形成,一般洗澡也只有39℃~42℃,比照現有的MOTEL模式選擇,就是聰明選擇,因為5年以上成功案例很多,消費者要安心就是參考對的模式。
以下就現今已上市之家用熱泵熱水器之種類,簡單整理購買要領,目的是避免消費者走冤枉路,買到過時不穩定的商品,也為避免筆者被誤認為是同行間的攻擊,在此不特別強調品牌與型號,本篇僅希望消費者能閃過一些科技騙子,真正買到高質量的熱泵熱水器,畢竟筆者要強調,熱泵是節能,不是萬能,趕快讓地球別再發燒,你我都必須盡一份力。
主機:
建議:選擇功率12000BTU至24000BTU之間的壓縮機
原因:
12000BTU~ 24000BTU壓縮機效能最大,此區間外不論12000BTU以下或24000BTU以上同款同牌壓縮機因物理原理效率變小。
產地:
熱泵專用壓縮機幾乎都是大陸生產,其他國家壓縮機基本上都是冷凍空調用途,這是市場量的問題。實在不必特別強調MIT,是否組裝,原裝,拼裝,消費者可以參考3C產品的標籤,因為那代表事實。另外所謂歐美進口,大陸現在是世界工廠,什麼玩意都做得出來,筆者就不必多解釋了,連COSCO、家樂福等賣場的商品,大部分都來自大陸,只是有貼上外文讓消費者自我感覺良好。筆者就商業事實論述,大陸熱泵具規模的工廠大多有國際級的環境實驗室(這是熱泵效能最重要的把關,筆者確認台廠沒有),當然各家品牌就代表品質的要求度,與設計理念是否先進,這就是目前選擇的要素。
但也不必以為自己隨便到大陸空運一台回來就能用,就算220V電壓一樣,但是電控系統一定燒壞,因為電赫不同;大陸目前使用的常規熱泵熱水器,設計概念與台灣有極大差異,所以這想法根本不必考慮。
冷媒型號:
1. R417a
為最新環保冷媒,根據美國杜邦實驗數據,制冷制熱效率皆高於R22 10%以上,為完全取代R22開發,目前成本高,因尚未普及。
2.R22
為空調用早期環保冷媒,目前最普遍用於家用空調,壓縮機與膨脹閥與R22不通用,價格最低,台灣2011年新生產空調禁用。
3.R410a
為空調用環保冷媒,目前普遍用於家用空調,壓縮機與膨脹閥與R22不通用,成本略高於R22。
功能性:
1.一體式獨立制熱水機組:冷空氣自然排放
2.分體式獨立制熱水機組:冷空氣自然排放。
3.分體式制熱水機組,可加掛第二熱源交換風機:多重選擇冷空氣或熱空氣排放位置。
儲熱桶:
1. 承壓儲水桶:
A.冷媒管循環內膽
(僅搭配無水泵及無交換器主機,為目前
大陸常規型號)
B.可並串聯水循環單純保溫儲水
C.方型可貼壁、壁掛、並串聯水
循環保溫儲水桶
2. 非承壓儲水桶:用於24000BTU以上商用機
(家庭用不必考慮)
前言
熱泵熱水器,注音要打(ㄌ一ㄡˊ),讀音念(ㄅㄥˋ),乍聽是新科技,初次聽說的人會以為是一種熱棒,可能導熱性比較好,又跟超導體科學聯想在一起。
熱泵這兩個字真的很彆嘴,講白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壓縮機(compressor)的一種,英文就是Heat Pump(熱幫浦),所以熱泵制熱原理,完全不是高科技。水泵(水幫浦),就是把水從A處搬到B處;熱泵這兩字也是相同的道理。是利用冷媒與壓縮機做瞬間大量熱量的搬移,A處的熱空氣搬到B處,同一時間A處變冷,B處變熱,由此進行採冷,採暖或製造熱水。
熱泵熱水器與電熱水器一樣都是使用電力,但取熱方式是截然不同,電熱水器是直接將電能轉為熱能,大約是95%的轉換效率,相對熱泵熱水器使用的電是給壓縮機運轉,利用冷媒液態變氣態相變的物理原理,瞬間吸(搬移)大量熱量,所吸(搬移)熱量是直接將電能轉為熱能的電熱水器3倍以上,冷氣空調標的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所指的倍數就是能源效率比值,所以同樣耗電量EER越高,表示吸(搬移)熱量的效率越好。
舉例來說,(1度電=1KW-小時=860Kcal)大部份冷氣空調EER值介於2.8~3.5之間,若EER 3.2表示壓縮機每小時用1度電可以吸(搬移)熱量為860Kcal X 3.2 =2752 Kcal , 2752 Kcal熱量搬到水裡,就等於是電能僅被老老實實直接轉換為熱能的3倍多,熱泵熱水器不需要電流利用高電阻線圈與水直接接觸,這也是熱泵熱水器安全與節能的道理,非常簡單易懂。有所不同的概念,熱泵熱水器是以COP值(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數表示,而熱泵熱水器更必須重視在不同環境溫度,所能提供的熱效率。在台灣,氣溫20℃以下就不會開冷氣機,但是熱泵熱水器不論在35℃高溫或5℃寒流,都必須正常運作,因此設備構造要求絕對比冷氣機高。事實上目前2011年為止,最新款熱泵熱水器技術已不需電熱輔助,在製熱水時所產生的副產物-冷空氣,也能有效率掌握,達到空調的標準。
目前在台灣熱泵熱水器依然屬於一般消費者幾乎完全陌生的家電,但其實在許多商業場所,包括飯店,MOTEL,高爾夫球場,SPA館等,原本耗能且高溫危險之鍋爐機房,如傳統燃油鍋爐、燃氣鍋爐、大型電熱鍋爐,這幾年已陸續汰換成熱泵設備,新建之精品旅館業主,更是因節能環保的意識普及,必將空調機組與熱泵搭配使用,不但安全,環保,而且把必須的採熱採冷兩種高額費用,有效控制成一項費用。
簡言之,就是冷氣壓縮機所排放到出戶外的大量熱能,透過像汽車的水箱的熱交換器系統,乾淨的搬到水中,成為可利用的民生用水,傳統鍋爐成為備用系統或是完全不考慮使用,當然早期使用熱泵製民生用水,還是必須克服許多問題,而這些年來,商業運轉所產生的問題一一克服後,目前2011年小型熱泵熱水設備的技術,可以說是完全成熟,價格也就應該大眾化。
傳統空調技術已經運用將近百年,現代電子自動化及數位化控制技術更是穩定,所以熱泵熱水器根本是可以信任的傳統技術,只是壓縮機有不同用途的區別,主要區別在於運轉壓力。因此冷氣空調、冷藏、冷凍與熱泵熱水器,壓縮機與冷媒是有不同的,而要達到同時有熱水與可使用的空調效果,更是要求條件甚嚴,絕非簡單到想像成現有冷氣機改一改就是熱泵熱水器。雖然原理一樣,但是熱泵熱水器規劃模式就不能以空調的方式,否則問題都會在寒流期間發生,這也就是熱泵熱水系統先進早年經營頭破血流換來的經驗。
熱泵熱水器節能節費效益在此不必多言,因為網路隨便搜尋都可以找到,熱水器重點是要能通過寒流時的考驗,主機功率不夠,儲水桶儲備量不足,皆可能造成使用問題。另外,家用電器講求簡單實用,太複雜,故障率必然增加。民生用水不必溫度太高,水溫要會燙,但不可以燙傷,55℃以上水垢(鈣化物)就會形成,一般洗澡也只有39℃~42℃,比照現有的MOTEL模式選擇,就是聰明選擇,因為5年以上成功案例很多,消費者要安心就是參考對的模式。
以下就現今已上市之家用熱泵熱水器之種類,簡單整理購買要領,目的是避免消費者走冤枉路,買到過時不穩定的商品,也為避免筆者被誤認為是同行間的攻擊,在此不特別強調品牌與型號,本篇僅希望消費者能閃過一些科技騙子,真正買到高質量的熱泵熱水器,畢竟筆者要強調,熱泵是節能,不是萬能,趕快讓地球別再發燒,你我都必須盡一份力。
主機:
建議:選擇功率12000BTU至24000BTU之間的壓縮機
原因:
12000BTU~ 24000BTU壓縮機效能最大,此區間外不論12000BTU以下或24000BTU以上同款同牌壓縮機因物理原理效率變小。
產地:
熱泵專用壓縮機幾乎都是大陸生產,其他國家壓縮機基本上都是冷凍空調用途,這是市場量的問題。實在不必特別強調MIT,是否組裝,原裝,拼裝,消費者可以參考3C產品的標籤,因為那代表事實。另外所謂歐美進口,大陸現在是世界工廠,什麼玩意都做得出來,筆者就不必多解釋了,連COSCO、家樂福等賣場的商品,大部分都來自大陸,只是有貼上外文讓消費者自我感覺良好。筆者就商業事實論述,大陸熱泵具規模的工廠大多有國際級的環境實驗室(這是熱泵效能最重要的把關,筆者確認台廠沒有),當然各家品牌就代表品質的要求度,與設計理念是否先進,這就是目前選擇的要素。
但也不必以為自己隨便到大陸空運一台回來就能用,就算220V電壓一樣,但是電控系統一定燒壞,因為電赫不同;大陸目前使用的常規熱泵熱水器,設計概念與台灣有極大差異,所以這想法根本不必考慮。
冷媒型號:
1. R417a
為最新環保冷媒,根據美國杜邦實驗數據,制冷制熱效率皆高於R22 10%以上,為完全取代R22開發,目前成本高,因尚未普及。
2.R22
為空調用早期環保冷媒,目前最普遍用於家用空調,壓縮機與膨脹閥與R22不通用,價格最低,台灣2011年新生產空調禁用。
3.R410a
為空調用環保冷媒,目前普遍用於家用空調,壓縮機與膨脹閥與R22不通用,成本略高於R22。
功能性:
1.一體式獨立制熱水機組:冷空氣自然排放
2.分體式獨立制熱水機組:冷空氣自然排放。
3.分體式制熱水機組,可加掛第二熱源交換風機:多重選擇冷空氣或熱空氣排放位置。
儲熱桶:
1. 承壓儲水桶:
A.冷媒管循環內膽
(僅搭配無水泵及無交換器主機,為目前
大陸常規型號)
B.可並串聯水循環單純保溫儲水
C.方型可貼壁、壁掛、並串聯水
循環保溫儲水桶
2. 非承壓儲水桶:用於24000BTU以上商用機
(家庭用不必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