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31.227.*** |
- 1樓 發表於2007-10-01 12:23
POP ART是1962~1965年間盛行於國際的新藝術,其目的是反對自1920年以來,以德國包浩斯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這個運動的思想根源,其實是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得來的。當時的英國從美國的大眾文化得到啟發,這些影響包括好萊塢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等等。而「Pop Art」一詞是1954年於倫敦被英國年輕的美術批評家Lawrence Alloway (勞倫斯‧阿洛威)所提出。Alloway所提到的Pop Art,係指在雜誌上的廣告、電影院門外的招貼畫及大量的宣傳畫,與後來人們賦予它的意義極不同。Pop Art在1961年首先出現在英國;1962年時傳到美國。它在傳到美國後迅速發展起來,並正式成為一種美術運動。
英國的普普藝術
1952年,普普藝術在倫敦問世。一個藝術小團體在當代藝術學院成立;團體裡有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帕奧羅基 (Edorado Paolozzi),還有「普普」一詞的發明人(Lawrence Alloway)。其宗旨在於使藝術更接近普通人。1961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出現了另一個團體,信奉阿洛威的思想。這個團體和美國人不同,他們在使用大眾圖像時,很注重技法,包括繪畫技法的運用。英國「普普」設計比較集中在時裝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幾個方面。其中以時裝設計顯得最為突出。時裝設計也是英國「普普」設計第一個出現的運動。 美國的普普藝術
普普藝術迅速的發展起來,正式形成一種美術運動是在它傳到美國後。而普普藝術是如何傳到美國的呢? 話說在1962年時,阿洛威被聘為美國古金漢美術館的負責人,當他到了紐約之後,看到了 幾位美國年輕畫家的作品,例如羅森柏和瓊斯,這兩人的作品都是從紐約抽象表現派走出來,在畫面上擺上了日常所見的物品,於是阿洛
威稱這些作品是美國的「普普」。
Pop Art迅速在紐約發展的原因
從1961~1962年,正是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直接影響到繪畫市場,紐約派的畫,價格普遍下降。此外,一般客戶也要求一些新的東西,紐約派的畫自然就失去了一般大眾的支持。
Pop Art的定義
1957年7月1日,漢彌頓寫出普普藝術的定義: 大眾化(Popular)目的為了大眾片刻的(短標題) 可以擴大的(易忘的) 大量製作的(便宜的) 年輕的機敏的、性的、迷惑人的、商業化的。普普(POP)一詞來自英文的大眾化(POPULAR),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普普藝術發源於美國,因為普普藝術的作品大量採用美國的大眾文化,事實上,普普藝術一九六一年首先在英國出現,一九六二年才接著在美國出現。普普藝術最初在英國出現的原因是:當時英國人從美國的大眾文化得到啟發,包括好萊塢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等,這種對物質崇拜,各類新產品不斷出現的美國文化對於戰後物資匱乏的英國人來講有極大的吸引力,故一九五四年英國倫敦的一位美術批評家首先提出(普普)一詞,而當時僅是指電影院外的張貼宣傳畫以及雜誌的廣告。
然而之後普普藝術又為何在美國引起一陣旋風?我們探究其原因後,作以下的推斷:在五0年代時期,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盛行,作品大多是令人感到脫離現實的感覺,而此時英國的普普藝術出現,給了人們一個全然不同於抽象表現主義的選擇。
普普藝術它強調將三次元的世界表現於二次元的畫面上,把現實形象物體化,例如:將現實生活中可看到的海報、標誌、漫畫、照片等作分解、片段化、部分擴大、變色等效果。基本上普普藝術簡單來講就是把日常生活的現實原貌帶入藝術中,有人認為普普藝術只是粗俗、廉價、藝媚模仿的,但亦有人認為它是對藝術的反叛、對消費社會的一種嘲諷。
雖然普普運動時間短暫,但是代表作品甚多 -- 有史上第一幅普普藝術繪畫之稱的 "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所繪的「這就是明天」(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 So Appealing)就充分地用用美國大眾文化的內容,如瑪麗蓮夢露肖像、電視機、錄音機、通俗海報、健美先生等等。
繼漢密爾頓之後是羅森柏(Robert Rauschenberg)與瓊斯(Jasper John),這兩位的作品都是從抽象表現派走來,羅柏森認為一件藝術品可以任何長短時間存在,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可以在任何地方,就如他的作品「紙盒的門」;至於瓊斯,曾經把兩個啤酒灌鑄澄青銅,為表達將平凡的事物作永垂不朽的處理;而繪畫方面代表作「靶子」則是使用大量油料堆出如浮雕般的效果。這種接近工業社會的普普藝術作品十分受到美國大眾的支持。
另外又有採用日常生活用品,將實物與繪畫組合在一起繪出,如偉塞爾曼(Tom Wesselmann)的「浴室」就是以廣告中裸體女人的照片繪於畫布上,在配上浴室和家具做出綜合繪畫的效果。「反覆」亦是普普藝術的重要特色之一,代表人物為沃霍爾(Andy Warhol),它以單一影像為素材作畫,成為美術史上一個原創性的指標。
前面提到普普藝術是將物項作縮小、放大、伸張等等,屬於一種尺度的藝術,而紐約的"李其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正是此技法的表現畫家,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廣告商品、連環漫畫、海報的局部放至極大,並上誇張高明度的色彩以及使用黑線勾勒輪廓作畫。普普藝術對設計史亦有深遠的影響,英國是普普設計的發源地,普普設計的發起是為了要反抗當時風行全球的現代主義及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各種各樣特殊的圖案設計、奇怪的產品造形、表面裝飾等反常規的設計紛紛出現在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及時裝中,頓時設計界熱鬧非凡,旗幟鮮明,但可惜的是這股普普風太過於注重追求古怪、追求新奇,而缺乏社會文化的堅實依據,所以來勢洶洶,卻消失得非常迅速。
在六O年代末,極限主義、後極限主義與觀念藝術等,已經上了國際藝術雜誌的封面,批評家的焦點也已轉移。漸漸地,普普藝術不再成為話題,到了七O年代,那時普普大致已被認為結束了。
一九八九年沃霍爾去世後,藝術館舉辦的回顧展與相關出版品,使得普普藝術史與商業價值上都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沉寂了幾年之後,在七O年代中期才又以藝術自我標榜的一片龐克現象中冒出頭角。新普普和舊普普時期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很容易可以在素材上的使用、風格影像方面發現普普與新潮音樂、美術設計相近的素質。這種媒體藝術的引用與關係遙遠的素材情形,至今仍是後普普的一種現象。
普普藝術再次風行之後,複像作品將時間元素帶入繪畫作品的這種時間概念同樣也引人注目,但是在拼貼及綜合作品裡,就因該和前普普分開來說。後普普的大多數繪畫作品中,沒有拼貼、沒有大量生產的局部作品,他們代表激發消費的傳播媒體所製造的策略,使其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圖像,而不再像前普普的繪畫作品,只存在於代表資本主義的抽象領域中。
普普藝術這個融合了新寫實主義、新達達主義的運動,席捲了國際藝壇,從繪畫乃至雕刻、裝飾設計及電影等無不受其影響,事實上自英國普普運動發起以來,其風格特徵變化無常,非常難以確定它的統一風格,可以說是形形色色、多種多樣的折衷特點,唯一相同的基準大概是對正統的現在主義、國際主義的反動吧!
居家流行最前線 "普普"正當道(2005/1/19)
今年許多設計師傳襲普普藝術的精神,不管在時尚流行、家具設計、生活用品,強烈的視覺感受、色塊的幾何圖案、誇張的趣味,呈現大膽用色的普普風潮。當藝人穿著圓點 洋裝、戴著誇張鮮黃耳環出現在電視螢幕前,你可以感受到:普普風,正在流行!
什麼是普普風?時裝、廣告、生活呈現一股鮮豔的復古普普風,若你不瞭解普普藝術,只要看電影「王牌大賤諜3」裡的場景和服裝、重回七O年代的迪斯可,在美國七O年度獨領風騷的69俱樂部裏,時尚男男女女穿著鮮豔色彩蓬裙和誇張服裝,盡情隨著迪斯可音樂歡樂起舞,這股和二十一世紀冷冽極簡截然不同的 快樂氣氛,可說就是普普的精神,而在今年許多設計師傳襲普普藝術的精神,不管在時尚流行、家具設計、生活用品,強烈的視覺感受、色塊的幾何圖案、誇張的趣味,呈現大膽用色的普普風潮,當藝人穿著圓點洋裝、戴著誇張鮮黃
耳環出現在電視螢幕前,你可以感受普普風的吹拂;而日本「新普普」代表藝術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則是商業和藝術兩得意,更跨足至時尚界和設計界,村上隆設計的LV的卡通圖案手提包,更是時尚人士的發燒精品。
出處:墨比雅室內設計
網址:https://www.mobilia.com.tw
英國的普普藝術
1952年,普普藝術在倫敦問世。一個藝術小團體在當代藝術學院成立;團體裡有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帕奧羅基 (Edorado Paolozzi),還有「普普」一詞的發明人(Lawrence Alloway)。其宗旨在於使藝術更接近普通人。1961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出現了另一個團體,信奉阿洛威的思想。這個團體和美國人不同,他們在使用大眾圖像時,很注重技法,包括繪畫技法的運用。英國「普普」設計比較集中在時裝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幾個方面。其中以時裝設計顯得最為突出。時裝設計也是英國「普普」設計第一個出現的運動。 美國的普普藝術
普普藝術迅速的發展起來,正式形成一種美術運動是在它傳到美國後。而普普藝術是如何傳到美國的呢? 話說在1962年時,阿洛威被聘為美國古金漢美術館的負責人,當他到了紐約之後,看到了 幾位美國年輕畫家的作品,例如羅森柏和瓊斯,這兩人的作品都是從紐約抽象表現派走出來,在畫面上擺上了日常所見的物品,於是阿洛
威稱這些作品是美國的「普普」。
Pop Art迅速在紐約發展的原因
從1961~1962年,正是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直接影響到繪畫市場,紐約派的畫,價格普遍下降。此外,一般客戶也要求一些新的東西,紐約派的畫自然就失去了一般大眾的支持。
Pop Art的定義
1957年7月1日,漢彌頓寫出普普藝術的定義: 大眾化(Popular)目的為了大眾片刻的(短標題) 可以擴大的(易忘的) 大量製作的(便宜的) 年輕的機敏的、性的、迷惑人的、商業化的。普普(POP)一詞來自英文的大眾化(POPULAR),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普普藝術發源於美國,因為普普藝術的作品大量採用美國的大眾文化,事實上,普普藝術一九六一年首先在英國出現,一九六二年才接著在美國出現。普普藝術最初在英國出現的原因是:當時英國人從美國的大眾文化得到啟發,包括好萊塢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等,這種對物質崇拜,各類新產品不斷出現的美國文化對於戰後物資匱乏的英國人來講有極大的吸引力,故一九五四年英國倫敦的一位美術批評家首先提出(普普)一詞,而當時僅是指電影院外的張貼宣傳畫以及雜誌的廣告。
然而之後普普藝術又為何在美國引起一陣旋風?我們探究其原因後,作以下的推斷:在五0年代時期,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盛行,作品大多是令人感到脫離現實的感覺,而此時英國的普普藝術出現,給了人們一個全然不同於抽象表現主義的選擇。
普普藝術它強調將三次元的世界表現於二次元的畫面上,把現實形象物體化,例如:將現實生活中可看到的海報、標誌、漫畫、照片等作分解、片段化、部分擴大、變色等效果。基本上普普藝術簡單來講就是把日常生活的現實原貌帶入藝術中,有人認為普普藝術只是粗俗、廉價、藝媚模仿的,但亦有人認為它是對藝術的反叛、對消費社會的一種嘲諷。
雖然普普運動時間短暫,但是代表作品甚多 -- 有史上第一幅普普藝術繪畫之稱的 "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所繪的「這就是明天」(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 So Appealing)就充分地用用美國大眾文化的內容,如瑪麗蓮夢露肖像、電視機、錄音機、通俗海報、健美先生等等。
繼漢密爾頓之後是羅森柏(Robert Rauschenberg)與瓊斯(Jasper John),這兩位的作品都是從抽象表現派走來,羅柏森認為一件藝術品可以任何長短時間存在,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可以在任何地方,就如他的作品「紙盒的門」;至於瓊斯,曾經把兩個啤酒灌鑄澄青銅,為表達將平凡的事物作永垂不朽的處理;而繪畫方面代表作「靶子」則是使用大量油料堆出如浮雕般的效果。這種接近工業社會的普普藝術作品十分受到美國大眾的支持。
另外又有採用日常生活用品,將實物與繪畫組合在一起繪出,如偉塞爾曼(Tom Wesselmann)的「浴室」就是以廣告中裸體女人的照片繪於畫布上,在配上浴室和家具做出綜合繪畫的效果。「反覆」亦是普普藝術的重要特色之一,代表人物為沃霍爾(Andy Warhol),它以單一影像為素材作畫,成為美術史上一個原創性的指標。
前面提到普普藝術是將物項作縮小、放大、伸張等等,屬於一種尺度的藝術,而紐約的"李其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正是此技法的表現畫家,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廣告商品、連環漫畫、海報的局部放至極大,並上誇張高明度的色彩以及使用黑線勾勒輪廓作畫。普普藝術對設計史亦有深遠的影響,英國是普普設計的發源地,普普設計的發起是為了要反抗當時風行全球的現代主義及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各種各樣特殊的圖案設計、奇怪的產品造形、表面裝飾等反常規的設計紛紛出現在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及時裝中,頓時設計界熱鬧非凡,旗幟鮮明,但可惜的是這股普普風太過於注重追求古怪、追求新奇,而缺乏社會文化的堅實依據,所以來勢洶洶,卻消失得非常迅速。
在六O年代末,極限主義、後極限主義與觀念藝術等,已經上了國際藝術雜誌的封面,批評家的焦點也已轉移。漸漸地,普普藝術不再成為話題,到了七O年代,那時普普大致已被認為結束了。
一九八九年沃霍爾去世後,藝術館舉辦的回顧展與相關出版品,使得普普藝術史與商業價值上都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沉寂了幾年之後,在七O年代中期才又以藝術自我標榜的一片龐克現象中冒出頭角。新普普和舊普普時期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很容易可以在素材上的使用、風格影像方面發現普普與新潮音樂、美術設計相近的素質。這種媒體藝術的引用與關係遙遠的素材情形,至今仍是後普普的一種現象。
普普藝術再次風行之後,複像作品將時間元素帶入繪畫作品的這種時間概念同樣也引人注目,但是在拼貼及綜合作品裡,就因該和前普普分開來說。後普普的大多數繪畫作品中,沒有拼貼、沒有大量生產的局部作品,他們代表激發消費的傳播媒體所製造的策略,使其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圖像,而不再像前普普的繪畫作品,只存在於代表資本主義的抽象領域中。
普普藝術這個融合了新寫實主義、新達達主義的運動,席捲了國際藝壇,從繪畫乃至雕刻、裝飾設計及電影等無不受其影響,事實上自英國普普運動發起以來,其風格特徵變化無常,非常難以確定它的統一風格,可以說是形形色色、多種多樣的折衷特點,唯一相同的基準大概是對正統的現在主義、國際主義的反動吧!
居家流行最前線 "普普"正當道(2005/1/19)
今年許多設計師傳襲普普藝術的精神,不管在時尚流行、家具設計、生活用品,強烈的視覺感受、色塊的幾何圖案、誇張的趣味,呈現大膽用色的普普風潮。當藝人穿著圓點 洋裝、戴著誇張鮮黃耳環出現在電視螢幕前,你可以感受到:普普風,正在流行!
什麼是普普風?時裝、廣告、生活呈現一股鮮豔的復古普普風,若你不瞭解普普藝術,只要看電影「王牌大賤諜3」裡的場景和服裝、重回七O年代的迪斯可,在美國七O年度獨領風騷的69俱樂部裏,時尚男男女女穿著鮮豔色彩蓬裙和誇張服裝,盡情隨著迪斯可音樂歡樂起舞,這股和二十一世紀冷冽極簡截然不同的 快樂氣氛,可說就是普普的精神,而在今年許多設計師傳襲普普藝術的精神,不管在時尚流行、家具設計、生活用品,強烈的視覺感受、色塊的幾何圖案、誇張的趣味,呈現大膽用色的普普風潮,當藝人穿著圓點洋裝、戴著誇張鮮黃
耳環出現在電視螢幕前,你可以感受普普風的吹拂;而日本「新普普」代表藝術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則是商業和藝術兩得意,更跨足至時尚界和設計界,村上隆設計的LV的卡通圖案手提包,更是時尚人士的發燒精品。
出處:墨比雅室內設計
網址:https://www.mobilia.com.tw